诺亚舟幼教:惊蛰|一声春雷响彻,最热闹的时节就到了
惊蛰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反映着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、生长的状态。
“蛰”,有藏、伏的意思,代表昆虫冬天时藏伏在土壤中;“惊”指“惊醒”,昆虫们被春雷惊醒,这就是“春雷惊百虫”。
不过,这其实是一个“美丽的误会”,土壤里的小昆虫们是听不到雷声的,真正让他们苏醒的是气温的回升,小家伙们感觉到了温暖,自然就活跃起来了。
百花争艳,百鸟齐鸣
惊蛰有三候:“一候桃始华,二候仓庚鸣,三候鹰化为鸠”。
桃花是春天的使者,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,桃花也是浪漫、美好的爱情的象征,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”。每年的3~6月份,都是桃花烂漫的季节,许多地方都会以桃花为媒,举办桃花节等盛会。
同时,桃花也是惊蛰二十四番花信风的一番花信,其余两番是棣棠和蔷薇。
“仓庚”是指黄鹂鸟,它们感受到春日的清新之气,便开始鸣叫,呼朋唤友一般,呼唤它的鸟儿朋友,黄莺、燕子等出来感受春天的气息。
而“鸠”指的是布谷鸟,这个时节,鹰开始悄悄地躲起来繁育后代,原本蛰伏的“鸠”开始鸣叫求偶,古人就认为是鹰变成了鸠。
小朋友,你知道吗?这里还藏着一个成语呢。“鹰化为鸠,众鸟犹恶其眼”,出自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,意思是说虽然外表发生了变化,但邪恶的本质仍在,仍然会遭到厌恶。
天上打雷,地上蒙鼓
响雷,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。小朋友,你还记得春天多雷声的原理吗?
这是因为春天的时候,天气变得温暖潮湿,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受热上升,这样暖湿气流和高空冷气流不断地对流,就出现了雷电。
在古代人民的想象中,雷神是一位人身鸟嘴,长了大翅膀的神,他一手拿着锤子,一手连续击打环绕在身边的许多天鼓,发出隆隆的雷声。
天上雷声阵阵,地上的人们也赶紧趁这个时机,给鼓蒙上新鼓皮,来祭拜雷神,祈求一年风调雨顺。
惊蛰吃梨,驱赶霉运
惊蛰时节,百虫苏醒,当然也包括冬眠中的蛇虫鼠蚁,家中的爬虫走蚁应声而起,四处觅食。所以古时惊蛰当日,人们会手持清香、艾草,熏家中四角,以香味驱赶蛇、虫、蚊、鼠和霉味。
渐渐地,就演变成了“打小人”的习俗,将自己身边一切“不吉利”的人和事物都赶走,这一年才会顺顺利利。
梨和“离”同音,在人们的观念中,惊蛰吃梨,寓意着和害虫分离,远离疾病。俗话说:“冷惊蛰,暖春分”,仲春二月亦处于乍寒乍暖之际,气温多变,气候较为干燥,容易口干舌燥、外感咳嗽。吃梨能助益脾气,令五脏平和,以增强体质,抵御病菌的侵袭。
惊蛰节气,乍暖还寒,气候比较干燥,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,身体不舒服,梨子生津,正好食用,如果爸爸妈妈担心梨子太凉,还可以用梨子来煮水、蒸烤后,给小朋友食用哦~
小朋友,你听过《白蛇传》的故事吗?
作为一只修行了千年的蛇妖
白娘子就是在惊蛰时节苏醒
变化为人形与许仙相遇的哦
你还知道哪些“春天里的故事”呢?
快来参与我们的活动吧~
声明:本文转载自网络。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